时间:2023-03-17 14:39:14 | 浏览:538
在网上看到一个热搜:
“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,消失在朋友圈?”
的确如此,翻看一下朋友圈,那些热衷发朋友圈动态,活跃在朋友圈里的人,也变得沉默安静了。
在朋友圈里面,越来越多的好友沉寂下去,如果不是对他们的印象深刻,你甚至会以为他们把你删除了。
当我们在用朋友圈记录生活,分享心情,表达自我的时候,也有人在逃离朋友圈。
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?
为什么很多人都不愿意或者很少发朋友圈了?
心理学上有个概念,叫“自我暴露”也可以称之为“社会暴露”。
意思是:
人们在与他人和外界相处时,会自愿且逐渐地将自己更多暴露给他人,比如:工作,生活,情感,家庭等。
关系越好,自我暴露的程度也就越高。
在异性相处过程中,我们常常会用“自我暴露”来衡量两个人之间的感情相处进展。
在社交关系中,我们同样可以根据这个条件判断彼此之间的关系。
面对陌生人,表现警惕;
面对普通朋友,不会说太多话,总是有所保留;
面对熟悉的朋友,能够表现出自己的情绪;
面对至交好友,我们往往能做到无话不谈。
当一个人很少发朋友圈,也就意味着他不太愿意向外界展现自己的生活,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真实状态。
在复杂的社交状态下,这也是一种“自我保护”和“自我隐藏”的方式。
在网上看到一段话:
“我之所以每天发十几条朋友圈,就是为了某个人而已;当我发现,我的朋友圈动态不被在意,不被理解,所以我就不再发朋友圈了。”
深以为然。
有些人喜欢发朋友圈,就是为了获得某个人或一些人的认同。
希望被点赞,被评论,被理解,被互动。
当他的这种期待落空,精心编辑的朋友圈文案,拍下的照片,都被别人忽略了。
没有人点赞评论,就是“情感忽略”。
也可以理解为:无法与外界建立共情。
当失望攒多了,他也就不再期待。
也有一些人会这样:
发了朋友圈之后,就等待别人跟自己的互动;当他发现根本没有人点赞评论,他又狼狈地删除这条动态。
本质上来讲,这就是一个人期待落空的表现。
这类人的生活状态,总是很小心翼翼。
在生活中,他们不敢大声说话,担心打扰到别人;
不敢轻易拒绝他人,担心被人讨厌;
跟人产生矛盾,总是第一个低头认错的,即使并不是他的错。
这就是“讨好型人格”的表现。
他们发朋友圈时,也是同样的想法。
每一次发朋友圈,他们都会谨小慎微,心里的想法是:
“我该怎么做,才不会被人讨厌?”
“我不能发太多朋友圈,不然别人会讨厌我的。”
过度在意他人的看法与评价,只会让你受委屈。
人首先要尊重自己的情绪,感受自己的内心,这样才算“爱自己”。
朋友圈,本就是自己的空间,发与不发都是你的自由,与他人无关。
还有一类人,他们几乎没有发过朋友圈,因为他们更愿意享受真实的生活而不是在网络中。
他们专注于自我,专注生活,专注事业,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。
我身边有一位前辈。
他一辈子都没有用过智能手机,哪怕他的老伴每天都用智能手机,他依旧用着一个只能接打电话的手机。
每天看报纸,写字,读书,跟好友下棋喝茶,这就是他十年如一日的生活。
并不是他不会用智能手机,而是他更享受“不被打扰”的生活状态。
不希望打扰别人,也不喜欢被别人过度打扰。
生活终究是自己的,与他人无关;
无论你过得好与坏,最终的承受者,都是你自己。
你喜欢发朋友圈吗?
(文章配图来源网络)
文/墨然在这个言论自由的时代,很多人都在网络上畅所欲言,积极地表达着自己。但同时也会有一类人,他们从不分享生活,也不愿意多说。其实,关于发不发朋友圈这件事,更多的在于个人的心理和状态。有时候,有会想要分享的东西,有时候会想要沉默,人本来就是
十年,一个人可以安稳成长,度过他的青少年时期。但在这个时间刻度内,作为普通人,我们同样能感受到时代的变迁。对于微信朋友圈来说,它的十年随着一个个大小版本的变化,反映了这个时代朋友圈用户的酸甜苦辣,这是一部生活的变迁史,也是一部大众的情感史。
这届90后已经面目全非了。他们曾经在 QQ 空间鲜衣怒马,如今在朋友圈安静如鸡;曾经在 QQ 空间真情实感,如今在朋友圈被迫营业;曾经在 QQ 空间打卡学习,如今在朋友圈逗贫摸鱼……比起那些年刺激的 QQ 空间,现在的朋友圈真的真的,弱爆了
不做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。本文以克制、简洁著称的微信为对象,分析其为什么不这么做,以为我们做产品提供借鉴。本文在具体分析过程中选取了微信朋友圈与QQ好友动态进行对比,主要从发布内容、发布内容后的互动两方面来比较。1 发布内容1.1 内容表现无
日常生活中,大家一般都很喜欢拍照,有的甚至喜欢将自己拍摄下来的照片,制作成音乐相册,然后发给自己的朋友或者分享在微信朋友圈,这样可以增加不少的乐趣。那么如何用手机制作音乐相册呢?原来方法这么简单,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。一、套用模板(1)第
豪车名表旅游……电商平台出售朋友圈专用图文北青报记者看到,这些素材一份有上万张图片,或者数千个短视频,几乎包括吃穿住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,表达的都是消费较高的场景。所有的照片、视频按照不同的标签被打包分类,比如“高级会所”、“美国旅游”、“豪
1、☘️踏着春天的脚步,☘️迎着春天的阳光,☘️开启春天的希望,☘️送上春天的祝福,☘️愿春风得意,☘️幸福快乐每一天,☘️2、“莫道桑榆晚,为霞尚满天。”——有些事迟一点,晚一点,没有关系,因为你要相信,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。3、塞下秋来风
各位村民好,我是村长。微信这次终于出手了!而且这次的力度更大了!我们一直在谈微信私域营销,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战场就是——朋友圈营销。朋友圈的营销也包含很多方面,比如人设打造、互动活动、产品展示等等。而这些营销的方式,最终都落地到了朋友圈发什么
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,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;对面是弄孩子。楼上有两人狂笑;还有打牌声。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。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,我只觉得他们吵闹。——鲁迅《而已集·小杂感》从最初朋友圈每一个“小红点”亮起时的兴奋,到如今“逃离
澎湃新闻记者 范佳来微信正在灰度测试修改朋友圈可见范围。 近日,有网友发现iOS版微信的朋友圈可以修改可见范围。具体操作步骤为:iPhone用户更新微信至最新版,点击一条自己的朋友圈,点击右上方三个灰色的点,会出现修改可见范围:公开、私密、
搜寻到美食,发朋友圈;心情不好,发朋友圈;结婚了,发朋友圈——曾经,发朋友圈是一个日常生活项目,但最近,“发朋友圈越来越少”登上热搜。为啥不发朋友圈了?不想暴露隐私“最开始,我每隔一两天就会发朋友圈,但我现在一两个月不发了,上次的朋友圈还是
“微信派”公众号近日宣布,朋友圈4月19日迎来10周年生日。从2012年4月19日诞生至今,微信朋友圈陪伴了你几年?翻出多年前发布的第一条朋友圈,你的感觉是什么呢?图片来源:微信官方信息第一出口“微信派“公众号。五步带您快速查找指定日期朋友
【手机中国新闻】4月19日,今天是微信上线朋友圈功能的十周年,还记得你的第一条朋友圈是什么内容吗?微信朋友圈上线十周年手机中国了解到,此前微信官方也表示,将在4月19日生日当天举办“朋友圈十年 和你一起”故事展。在微信朋友圈十周年这天,微信
微信正在灰度测试修改朋友圈可见范围。近日,有网友发现iOS版微信的朋友圈可以修改可见范围。具体操作步骤为:iPhone用户更新微信至最新版,点击一条自己的朋友圈,点击右上方三个灰色的点,会出现修改可见范围:公开、私密、部分可见、不给谁看。随
越来越多的人退出朋友圈,但还有一些人一直活跃在朋友圈,每天不论做点什么,都喜欢先在朋友圈里广而告之。其实,爱不爱发朋友圈,跟个人的性格关系很大,性格开朗的人,喜欢分享,喜欢受瞩目,当然,也喜欢朋友那些点赞的个数。同时,跟个人的阅历也有关系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