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3-03-17 14:47:18 | 浏览:452
知乎上有个话题:
为什么越来越多人不发朋友圈了?
下面有个高赞回答是:
想发的“朋友圈”,已经以私信的形式发给在乎的人了。
毕竟,朋友圈只是我们抒发情绪,与人交流的一扇门,并不是人生的全部。
那些退出朋友圈的人,也不是没有生活,而是已经找到了生活里,只属于自己的一方舒适。
社会学家戈夫曼曾说:
如今的朋友圈,就是一个浓缩的剧幕,一张流动的名片。
越来越多的人在朋友圈戒掉情绪,越来越多的人在朋友圈假装生活,
渐渐地,却忘了生活本真的模样。
每次在朋友圈谈论诗与远方,心里会得到片刻的满足和幸福,而跌回现实以后,内心越发孤寂冷清。
其实,经营自己的人设也未尝不可,但千万不要贪杯。
宿醉以后,梦醒时分,一定要记得找回生活真正的重心。
正如俞敏洪所说:
你可以活得很勇敢,那是因为你选择了勇敢。
你可以活得很自信,那是因为你能信任自己。
你的生活究竟是绽放还是囚困,应该掌握在你自己的手里。
所以,别再为那些不属于你的观众,表演不属于你的人生了。
做生活的导演,不成。次之,做演员。再次之,做观众。
无论如何,不要做自己生活的差评师。
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?
一个中年女人在路边摆地摊,到了饭点老公骑着自行车过来送饭。
他满脸歉意地笑着对妻子说:
女人看到老公高兴地回答:
“不急,还早呢。”
然后男人一脸宠溺地说要陪妻子一起吃饭,两人就这样幸福地吃着饭。
后来,来了一个胖女人,看了看这个女人盒饭里,惊讶地大声说:
听了她的话,中年女人委屈地哭了,身旁的老公也心里堵堵的,两人顿时没有了吃饭的兴趣。
原本简单的小幸福,就这样轻易被他人的一句“差评”给浇灭了,令人唏嘘不已。
三毛曾说过:
深以为然。
人生在世,不要因为别人的好听的一句话而高兴,也不要因为别人一句不好听的话而生气。
有时笑笑人家,有时给人家笑笑,这样就好。
对每个人而言,真正重要的都只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,
为别人的看法而疏忽了照看自己的地,是一种得不偿失。
就像严歌苓说过的:
你来人间一趟,你是自己的太阳,别让他人的目光,掩盖了你的光芒。
世界是自己的,与他人毫无关系。
蔡康永说:
对于大多数活在朋友圈的人来说,都是一边粉饰着生活的太平安稳,一边独自承受着心里的兵荒马乱。
那些示于人前的美好和满足的背后,有我们看不见的撕扯与挣扎。
更心酸的是,在一片经过渲染的场景中,我们没办法得知光鲜亮丽背后的不堪,我们也不能否定不堪一击后的小确幸。
当真假掺半的故事说多了,连真的看起来,都没那么真实了。
因此,想活出真实的自我,首先要屏蔽无效的社交,从虚假的社交网络中走出来,发现生活的本质,映照出生活最本真的面貌。
曾经看过一部纪录片《人生七年》,里面有个小孩让人印象深刻。
从7岁开始,采访者每隔7年就问他一次梦想是什么。
等到他长大成年,采访者却发现,当年那个小小的梦想家,却做了一辈子平凡的工作。
我们都曾经以为生活要波澜壮阔才叫精彩,坚信这个世界上还有另一个自己,过着我们向往的日子,内心深处的这一束火,在每个庸庸碌碌的时刻,始终温柔燃烧。
但随着脚步慢下来,才渐渐明白,一切如常,从不慌张,就是最好的日子。
接受平凡,是人生最不平凡之事;
接受一个平凡坦然的自己,才是生活的本质。
真实的生活,从来不在朋友圈里,
重要的不是如何营造朋友圈里的人设,而是把生活过得有声有色。
坦然拥抱生活中的好与坏,不用粉饰太平,然后自我消化。
希望你是真的过得好,不是只在朋友圈里,看着不错。
愿我们都有能力爱自己,有余力爱别人,好好生活,慢慢相遇。
知乎上有个话题:为什么越来越多人不发朋友圈了?下面有个高赞回答是:想发的“朋友圈”,已经以私信的形式发给在乎的人了。毕竟,朋友圈只是我们抒发情绪,与人交流的一扇门,并不是人生的全部。那些退出朋友圈的人,也不是没有生活,而是已经找到了生活里,
十年,一个人可以安稳成长,度过他的青少年时期。但在这个时间刻度内,作为普通人,我们同样能感受到时代的变迁。对于微信朋友圈来说,它的十年随着一个个大小版本的变化,反映了这个时代朋友圈用户的酸甜苦辣,这是一部生活的变迁史,也是一部大众的情感史。
这届90后已经面目全非了。他们曾经在 QQ 空间鲜衣怒马,如今在朋友圈安静如鸡;曾经在 QQ 空间真情实感,如今在朋友圈被迫营业;曾经在 QQ 空间打卡学习,如今在朋友圈逗贫摸鱼……比起那些年刺激的 QQ 空间,现在的朋友圈真的真的,弱爆了
不做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。本文以克制、简洁著称的微信为对象,分析其为什么不这么做,以为我们做产品提供借鉴。本文在具体分析过程中选取了微信朋友圈与QQ好友动态进行对比,主要从发布内容、发布内容后的互动两方面来比较。1 发布内容1.1 内容表现无
日常生活中,大家一般都很喜欢拍照,有的甚至喜欢将自己拍摄下来的照片,制作成音乐相册,然后发给自己的朋友或者分享在微信朋友圈,这样可以增加不少的乐趣。那么如何用手机制作音乐相册呢?原来方法这么简单,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。一、套用模板(1)第
豪车名表旅游……电商平台出售朋友圈专用图文北青报记者看到,这些素材一份有上万张图片,或者数千个短视频,几乎包括吃穿住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,表达的都是消费较高的场景。所有的照片、视频按照不同的标签被打包分类,比如“高级会所”、“美国旅游”、“豪
1、☘️踏着春天的脚步,☘️迎着春天的阳光,☘️开启春天的希望,☘️送上春天的祝福,☘️愿春风得意,☘️幸福快乐每一天,☘️2、“莫道桑榆晚,为霞尚满天。”——有些事迟一点,晚一点,没有关系,因为你要相信,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。3、塞下秋来风
各位村民好,我是村长。微信这次终于出手了!而且这次的力度更大了!我们一直在谈微信私域营销,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战场就是——朋友圈营销。朋友圈的营销也包含很多方面,比如人设打造、互动活动、产品展示等等。而这些营销的方式,最终都落地到了朋友圈发什么
文/墨然在这个言论自由的时代,很多人都在网络上畅所欲言,积极地表达着自己。但同时也会有一类人,他们从不分享生活,也不愿意多说。其实,关于发不发朋友圈这件事,更多的在于个人的心理和状态。有时候,有会想要分享的东西,有时候会想要沉默,人本来就是
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,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;对面是弄孩子。楼上有两人狂笑;还有打牌声。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。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,我只觉得他们吵闹。——鲁迅《而已集·小杂感》从最初朋友圈每一个“小红点”亮起时的兴奋,到如今“逃离
澎湃新闻记者 范佳来微信正在灰度测试修改朋友圈可见范围。 近日,有网友发现iOS版微信的朋友圈可以修改可见范围。具体操作步骤为:iPhone用户更新微信至最新版,点击一条自己的朋友圈,点击右上方三个灰色的点,会出现修改可见范围:公开、私密、
搜寻到美食,发朋友圈;心情不好,发朋友圈;结婚了,发朋友圈——曾经,发朋友圈是一个日常生活项目,但最近,“发朋友圈越来越少”登上热搜。为啥不发朋友圈了?不想暴露隐私“最开始,我每隔一两天就会发朋友圈,但我现在一两个月不发了,上次的朋友圈还是
“微信派”公众号近日宣布,朋友圈4月19日迎来10周年生日。从2012年4月19日诞生至今,微信朋友圈陪伴了你几年?翻出多年前发布的第一条朋友圈,你的感觉是什么呢?图片来源:微信官方信息第一出口“微信派“公众号。五步带您快速查找指定日期朋友
【手机中国新闻】4月19日,今天是微信上线朋友圈功能的十周年,还记得你的第一条朋友圈是什么内容吗?微信朋友圈上线十周年手机中国了解到,此前微信官方也表示,将在4月19日生日当天举办“朋友圈十年 和你一起”故事展。在微信朋友圈十周年这天,微信
微信正在灰度测试修改朋友圈可见范围。近日,有网友发现iOS版微信的朋友圈可以修改可见范围。具体操作步骤为:iPhone用户更新微信至最新版,点击一条自己的朋友圈,点击右上方三个灰色的点,会出现修改可见范围:公开、私密、部分可见、不给谁看。随